什么是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MT)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材料检测(NDT)方法,它利用氧化铁粒子来检测近表面和表面开口的材料缺陷。对于铁磁性材料,磁粉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例如,由铁(低碳钢或非合金钢、铸钢和铸铁)以及钴/镍合金都可以通过磁粉检测。

应用领域
磁粉检测常用于以下领域:1. 汽车行业用于检测传动轴、弹簧、转向系统和发动机部件等安全部件。2. 机械工程行业用于检测曲轴、齿轮和车轴等部件。3. 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提供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确保上游(生产/开采)、中游(运输和储存)和下游(精炼)的安全。

在某些情况下,磁粉检测也被俗称为磁粉探伤。它是一种经典的非破坏性材料测试方法。因此,它可以在不破坏测试对象本身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除 MT 外,国际上还普遍使用 MPI 来代表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的基础知识和作用

磁粉检测,又称磁粉探伤、MT 检测(磁化检测)或简称探伤,利用的是铁磁材料的特性。在磁化过程中,工件会同时受到磁性颗粒的冲洗。

工件的磁化通常通过外部磁源施加磁场实现。此类磁场可通过电流传导、线圈励磁或永磁体等方式产生。根据所采用的磁场类型,施加的磁场可能集中于工件表面(趋肤效应),也可能穿透工件整个截面。对于无法实现完全磁化的大型工件,仅需对待检测区域进行局部磁化。

磁粉检测的工作原理
磁粉检测的工作原理

磁化后产生的磁力线通常平行于工件表面分布。当材料存在裂纹等缺陷时,磁场会在缺陷位置发生局部扰动,从而在材料缺陷处形成所谓的漏磁场。

若将细小的氧化铁颗粒(如采用磁悬液)施加于工件表面,这些颗粒会在漏磁场处聚集。由于磁性颗粒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色差对比,表面缺陷得以显现并可进行记录。若颗粒表面覆有荧光染料,则在紫外线照射下,荧光颗粒会使漏磁场及相应缺陷清晰可见。

除了借助紫外灯进行荧光磁粉检测外,该检测也可在日光环境下实施。此时需采用着色(通常为黑色)磁性颗粒,并通过预先喷涂白色反差增强剂来确保足够的对比度。

因此,日光条件下的磁粉检测在业内通常被称为“黑白检测法”。

磁粉检测的优势

  • 即时检测结果:缺陷立即可见
  • 可直接识别故障位置
  • 使用灵活:几乎不受被测工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工况的影响
  • 能固定和移动使用

磁粉检测方法

这里描述的磁粉检测工艺流程符合 DIN EN ISO 9934-1 的规范。 要获得可靠的测试过程和正确的测试结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严格遵守标准的步骤
  • 使用合适的磁化方法
  • 使用合适的配件
  • 使用经认证的磁粉检测耗材

此外,磁粉检测由具有能力并通过资格认证的人员承担,例如按照 DIN EN ISO 9712 或其他等效文件培训过的人员。这是确保满足上述要求和正确解释检测结果的唯一方法。

磁粉检测的流程步骤

PT:试验区的准备和预清洁
PT:试验区的准备和预清洁

1. 预清

待测表面必须没有铁锈、水垢、油和油脂。这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预处理 (如使用 PFINDER 890 ) 来实现 。清洁后应确保工件干燥

PT:渗透剂的应用
PT:渗透剂的应用

2. 喷涂白色反差增强剂(仅用于日光/白光下的测试)

白色反差增强剂(如 PFINDER 280 )用于提升对比度。需将其均匀喷涂于检测表面,涂层应尽可能薄 (最大干膜厚度 50µm)。涂层过厚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喷涂后需等待涂层完全干燥。

PT:渗透时间
PT:渗透时间

3. 磁化与施加磁悬液

磁化可通过手执式交流磁轭(如 PFINDER 15-0 )实现。通常需要约 2 kA/m² 的切向场强度。 磁悬液需在磁化前及磁化过程中施加,且喷涂/浇淋操作必须在磁化结束前完成。施加时压力需足够小以确保缺陷显示不受干扰。施加后可通过倾斜检测面促使磁性检测介质流动,从而增强缺陷显示清晰度。

PT:中级清洁
PT:中级清洁

4. 检测评估

缺陷显示形成后,使用黑色磁粉时需在日光/白光(> 500 lx)环境下评估记录,以及使用荧光磁粉时则需在紫外光(≥ 1000 µW/cm² 且白光 < 20 lx), 下进行。记录可采用任何适用的方法完成。

PT:开发人员和开发过程的应用
PT:开发人员和开发过程的应用

5. 后续清洗和处理

为使样件达到使用要求,可能需清除检测表面残留的磁悬液和白色反差增强剂(如使用 PFINDER 890 )。 在进一步加工之前,可能需要对工件进行退磁和/或或施加防腐蚀保护。

标准和规范

各种标准和规范都对磁粉检测的程序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描述和定义。这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标准化还能确保测试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以下标准说明了磁粉检测的程序、实际实施、对测试设备的要求、观察条件或人员资格。

  1. DIN EN ISO 9934-1, 9934-2, 9934-3
  2. ASTM E709, E1444,
  3. AMS 2641, 3041, 3042, 3043, 3044, 3045, 3046
  4. ASME V Art. 7
  5. AS 4792
  6. EN 3059
  7. DIN EN ISO 9712

在德国,德国无损检测协会 (DGZfP) 在这些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的传播和培训方面也发挥着核心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通常是国家甚至公司内部的标准和规定,例如工件质量等级。

PFINDER 是以下标准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参与各种与工艺相关的技术委员会:

德国
NA 062-08-20 AA „Zersörungsfreie Prüfung, Obleuteausschuss“, (无损检测委员会主席成员)
NA 062-08-24 AA „Elektrische und magentische Prüfverfahren“, (电磁检测方法委员会主席成员)
NA 062-08-25 AA „Oberflächenverfahren“, (表面检测方法委员会主席成员)

国际
CEN/TC 138/WG 4 “渗透检测工作组”
CEN/TC 138/WG 5 “磁粉检测工作组”
ISO/TC 135/SC 2 “表面检测方法工作组”
ISO/TC 135/SC4 “涡流检测工作组” (同时包括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的局限性

仅铁磁性材料可采用磁粉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适用于高合金(奥氏体)钢、轻金属合金、铜、塑料及复合材料等不可磁化材料。

磁粉检测需特别关注磁力线与预期缺陷方向的相对关系。当磁力线平行于表面分布时,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缺陷最易被检测—因其对磁场干扰最大,能产生显著漏磁场。而与磁力线平行的纵向裂纹产生的漏磁场较弱,检测难度较高。这就要求磁化方向必须精确校准,以确保所有潜在缺陷尽可能被全部检出。

对于超大尺寸或几何结构复杂的工件,需采用特殊处理方案并周密规划。由于磁场需在整个工件长度范围内保持一致,可能使磁化过程变得困难甚至无法实施有效检测。此类情况下,渗透检测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若待测表面粗糙度较高或存在前期加工导致的严重污染,检测灵敏度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检测人员来规划并执行磁粉检测流程,包括正确选择检测方法、设备与耗材,并对结果进行准确判读。

Datenschutzhinweis

Wir setzen Drittanbieter ein, um die Funktionalität unserer Dienste zu gewährleisten und zu verbessern. Sie können auswählen, welche Drittanbieter Sie zulassen möchten und Ihre Auswahl speichern oder alle akzeptieren. Datenschutzinformationen

Notwendige Cookies werden immer geladen